時間:2010-08-31 15:04:53 | 來源: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
貨物吞吐量 有望保持較高增幅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09年10月發布最新報告認為,在經歷嚴重的全球經濟衰退之后,由于廣泛的公共干預支持了需求并降低了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和系統風險性,全球經濟增長正在轉負為正,世界經濟增長將調升至3.1%。其中亞洲2010年將增長6.8%,美國2010年將增長1.5%,歐洲2010年將適度復蘇,增速將達0.3%。而眾多機構對中國2010年經濟更為看好,其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將增長9%;世界銀行預測,中國經濟增長8.7%;亞洲開發銀行預測中國經濟增長8.9%。全球經濟逐漸走向復蘇和中國經濟回升向好有利于貿易量增長,促進港口生產發展。考慮到去年主要生產數據基數較低,特別是上半年。基于需求增長及基數較低,2010年港口貨物吞吐量全年增速將明顯快于2009年,有望達到兩位數的較高增長。
經濟向好 支撐大宗貨物運輸穩步增長
受國家能源結構及區域經濟特點,煤炭、金屬礦石、原油、礦建材料、鋼鐵五大貨種是水上運輸最主要貨物,合計占整個貨物吞吐量的65%,只要上述貨物能保持平穩增長,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長就有保障。由于上述貨種均是工業原材料,與國家投資及基本建設息息相關。2010年,中央將維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進一步擴大內需,去年的基建項目還須延伸,一些國家重點工程還將落實,將進一步拉動工業原材料的需求。
煤炭發運量重拾升勢,或成為港口最大推動力。去年由于社會及工業用電下降,前三季度需求減少,港口煤炭發運量呈現兩位數負增長,但隨著沿海經濟逐步恢復,用電量快速上升,第四季度煤炭出現了供不應求現象,港口煤炭吞吐量以兩位數上升,2010年,這種旺盛勢頭仍將延續,由于基數低,增速有望實現兩位數的較高增長,是所有貨種中潛力最大的。
鐵礦石進口仍將維持高位,但增速回落。鐵礦石對港口貢獻率最大。海關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進口鐵礦石月均5200萬噸,其中12月份進口達到6216萬噸,高于11月的5107萬噸,較2008年同期增長也超過80%,并且創下歷史次高水平。顯示國內對進口鐵礦石需求依然強勁。雖然當前庫存仍然較高,但均保持在6500萬噸上下,沒有突破過7000萬噸,說明巨量進口基本消化,需求是實實在在的,這在2009年底以來國內鋼鐵價格受成本推動持續上漲,需求升溫已有所體現。隨著國家加大基礎建設、繼續“鐵公機”建設、加快保障房制度、刺激汽車消費、家電下鄉等經濟刺激政策,進一步拉動鋼鐵需求,2010年鐵礦石進口仍將保持高位,但由于2009年基數較高,增幅有所回落。
其他如原油、隨著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和儲備日益增長、能源消費趨熱;礦建材料、鋼鐵均與加快基礎建設和房地產息息相關,需求均將出現平穩增長。
需求回暖 箱量將恢復性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去年10月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認為, 2010年全球貿易(包括商品和服務)將增長2.5%。德魯里則預測,2010年全球集裝箱貨量將進一步改善,同比小幅增長2.4%。
全球經濟正在逐步復蘇之中,但同時仍應保持一定的謹慎,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失業率仍居高不下;消費觀念改變,需求有所克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以及人民幣升值壓力較大等,均對2010年港口集裝箱帶來不穩定因素。由于2009年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總體下滑,基數較低,2010年將有一個較快的增速,但應更關注絕對數的環比,預計環比將溫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