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07-25 09:38:56 | 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
上半年地方經濟增速超預期。截至7月20日下午,全國已有18個省區市公布了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有17個省份上半年GDP增速超過全國水平(全國上半年GDP增長9.6%)。
在這18個省市區中,天津市增速達16.6%,位居榜首,其次是貴州省15.3%、四川省14.5%,北京市增速為8%,在已公布的省份中排名最低。海南增速為10%,排名倒數第二位。
作為東部發達地區的廣東目前還沒有正式的統計數據出臺,但據《深圳特區報》報道,近日廣東省委常委會提交的《2011年上半年工作報告》中透露了初步的統計數據,上半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23347億元,同比增長10.1%。
業內人士表示,以出口導向為主的東部企業已不占經濟發展優勢。中西部地區的投資、消費增長潛力高于東部地區,再加上發展空間大,中西部地區已經占有明顯優勢。
地方經濟依然靠投資拉動
固定資產投資仍然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24567億元,同比增長25.6%。在國際經濟形勢復雜,出口疲軟、消費平穩增長的情況下,投資繼續成為推動經濟較快增長的火車頭。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盛來運解釋說,從投資來看,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各地投資的積極性比較高。地方投資的增速達28.1%,這個速度還是比較高的。
房地產投資是我國固定資產投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投資增速依然較高。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26250億元,同比增長32.9%。其中,住宅投資18641億元,增長36.1%。
瑞穗證券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上半年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速達到32.9%,是帶動投資增速維持高位的主要原因。
內蒙古三大非對稱性發展,如GDP、人均GDP與城鄉居民收入的非對稱,前者遠高于后者。內蒙古大學趙海東教授指出,這種現象背后是當地經濟增長長期過重地依靠投資的拉動,無法從投資拉動轉向消費拉動,尤其是消費的拉動十分有限。
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告訴南方日報記者,經濟增長方式主要靠投資拉動肯定是不正常的,但是這也由中國國情決定,中國人喜歡投資,不愛消費。所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要改變消費者的消費心態。
不過,中西部省份的消費潛力正在增大。在2011年的消費目標中,河北、云南、海南、安徽、西藏、重慶的增長目標均在18%,陜西甚至將增長目標定為19%。
為何東部地區增速趕不上中西部
廣東作為東部地區最先發展起來的城市之一,目前經濟增長速度也趕不上中西部城市。
2009年廣東省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1%,2010年上半年增長12.7%,今年又回落到10.1%。雖然與去年同期相比,廣東的增幅回落了2.6個百分點,但要完成年初所設定的增長8%的目標,已無太大懸念。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漸恢復,貿易順差正在減少,出口貢獻率也在下降。而東部沿海地區一般多為出口導向經濟體,所以形勢不容樂觀。
"上半年廣東的經濟形勢發展不太樂觀",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林江告訴南方日報記者:"廣東消費結構特殊,有錢人喜歡到港澳消費,影響到對本土制造業的拉動,且企業融資難度加大。"
但是,林江認為,并不能單純地認為東部地區經濟增長速度減緩了,其經濟發展水平就在倒退。因為,東部地區經濟優勢突出,而中西部地區基礎本身比較薄弱,雖然其GDP上去了,但并不能說明其競爭力就強。
曹遠征在接受采訪時提到:"廣東要想跟上經濟增長的步伐,必須進行結構轉型,依靠技術進步和工業產業升級,促進消費市場的擴張,在未來,消費產業與消費工業將成為新的亮點。"
對于廣東下半年的經濟走勢,林江認為,因為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GDP、收入分配與公平以及質量等,僅根據上半年的數據很難推斷出來。
他告訴記者,不能一味的盯著GDP。"現在廣東的GDP有約三分之一是外資創造的,這部分別人拿走后,與廣東沒任何關系。所以,即使數據上去了并不代表幸福指數也上去了。"
區域差距正在逐步縮小
在已公布數據的18個省市區中,中西部地區表現搶眼,其中,云南、青海、甘肅等省GDP增速在13%以上,貴州更達到了15.3%的高速增長。
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工業利潤從東部的下游產業向中西部上游產業轉移,而中西部等省區還擁有煤、石油、天然氣、稀土等能源資源,金融危機后,沿海產業向中西部加快轉移、中西部勞動力資源更加豐富,這些因素使得中西部經濟增速能夠繼續領先東部。
能源、資源價格的上漲在一定程度上也改變了中國區域經濟的比重分布。作為能源豐富的地區,以內蒙古和陜西為代表的省份得益于能源和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內蒙古的人均GDP已超廣東。
按照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后的最新數據計算,2010年內蒙古的人均GDP已達47174元,高居全國第六,而廣東盡管仍是第一經濟大省,但其人均GDP已退居全國第七,僅為43596元。
以最新的GDP數據以及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計算,今年一季度,廣東省的人均GDP為8752元,內蒙古的人均GDP為9680元。而一季度,廣東GDP的增速為12.5%,內蒙古則是13.7%,略快于廣東。
東部與中西部之間的經濟增長差距并不是短時間現象。曹遠征認為,這種現象很正常,甚至是一種很好的現象。在早些時候,東部經濟發展遠遠領先于中西部,而現在倒過來,中西部正在猛追東部,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中、東、西三地的經濟發展正在逐步趨于平衡。
據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的一項調查表明,由于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部老工業基地振興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中國的經濟重心正在由東部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其中包括GDP、消費和投資三個方面。
專家表示,以珠三角為代表的沿海地區來說,隨著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漲等因素的倒逼,適當放慢經濟發展的步伐,加快產業的轉型升級已經迫在眉睫。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區域差距將有望逐步縮小。